“下雨了”這本書,
讓一個2歲4個月的孩子在下雨的時候講出: 小雨淅瀝瀝、淅瀝瀝…這樣的狀聲詞,
這樣的表現實在令人驚訝!
這也讓人見識到讀繪本真的是能提升孩子在語言及文字上的表達能力的(✪ω✪)。
光看封面只有雨滴,恐怕看不出這是本有趣的書吧!
就算打開裡面,恐怕也有人會覺得它一點都不美~~
甚至有些動物還分辨不出來。
(萱拔就是 ,邊唸故事還可以邊碎唸XD)
可是我覺得這樣的畫風非常貼近孩子,
因為孩子們的畫作也很簡單呀!
而且我也好喜歡這種充滿童趣的風格呢! ♥(´∀` )人
下雨了一書的作者是湯姆牛,
是台灣著名的童書繪本創作者,
我覺得他是一位非常有心的繪本作家,
他說: 面對兒童時,我總像聽收音機要找頻率,唧唧喳喳的。
如果我的書等於我的小孩,
我像是生了好多小孩以後才認真思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想找到將兒童讀者吸進作品的力量。
童書創作就像不斷穿梭在自己、外在現實、兒童三個不同時空世界中,
還沒弄清楚前,只好不斷噴水保溼,維持作品的可塑性。
有時,童書創作就像是為兒童精心製造的浪漫,包含一起閱讀的過程。
他創作這本書的過程剛好有機會測試兒童的反應。
有位小男孩問:「為什麼『大象先喝』?」
後來他在文字裡加了:「大象最大,大象先喝。」
從這裡可以看出~
他很用心在為孩子創作,創作出讓孩子懂得的語言。
而且他的總編說他自我要求很高,
書的呈現方式一改再改,這本書聽說改了30多次有呢!(我應該沒記錯吧XD)
故事內容講述著自然萬物的循環及法則 :
故事的一開始是
天空滴滴答答的開始下起雨來~
小雨下在山谷裡匯集成小溪,
小溪流到乾枯的大平原成一口小湖,
草原上口渴的動物們開始聚集囉,
有最大的大象、凶猛的獅子、霸道的河馬家族,
還有一大群牛羚……全都搶著要喝水。
強勢的動物們喝完才能換其他小動物喝,
等到慢吞吞的小烏龜趕到時,只剩下最後一小口水,
但是這一小口水裡面有隻小蝌蚪需要水呢,
這時該怎麼辦呢?~~~
這時作者編排了可愛的劇情,將蝌蚪和小烏龜擬人化,
讓他們猜拳決定這口水該給誰,
就在小蝌蚪猜輸的當際,
老天又下起雨來了~~~
真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果然是美好的童書故事XD)
故事的最後,雨又再次匯集成河水囉~~~。
如此的循環~~
這本 “下雨了” 可以讓孩子認識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雨水滋養了大地成了水的源頭,萬物皆賴以為生;
除此之外,
故事內容也強調了動物界強者與弱者之間的地位關係,
可以讓孩子了解動物間的法則。
而故事的最後還加了孩子好愛的剪刀時頭布,
讓這本書增添更多有趣的部份。
而且湯姆牛也非常有巧思的、在書的扉頁中做劇情上的鋪成,
可以說也是故事的一部份,
在故事開始前,太陽就被烏雲遮了起來…
天空開始下起小雨~~
接著導入故事一開始的滴滴滴、滴滴滴~滴滴答答
還有這個也好厲害!!
上百隻的牛羚都編了號碼,讓你知道究竟有多少隻
還有這個~~在故事的最後又開始下起雨來
仔細看作者詮釋雨下下來的方式猶如天降甘霖,
真的可以感受到小烏龜和小蝌蚪歡欣鼓舞、感謝上天的喜悅 !
所以說,這本書看似簡單,但其實一點也不!
很多細節其實是值得細細品味的~~
這本書裡面有許多狀聲詞的部份,
比如:
下雨時的滴滴滴、滴滴滴、滴滴答答,
小雨淅瀝瀝、淅瀝瀝的下在山谷裡,
山谷裡的小溪嘩啦啦、嘩啦啦地流不停,
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大象最大,大象先喝,
空隆、空隆、空隆…上百隻牛羚來的聲音,
作者如此安排的巧思實在很棒,
讓孩子也學習到許多形容聲音的狀聲詞。
這本書約莫在萱萱2歲的時候購入,
在還沒懷二寶之前,
她每天一定要我唸上7、8本書才肯睡覺(真是累死老母Orz)~~~
好長一段時間,這本就是其中一本,她一定會拿來要我唸呢~~
現在則是會自己拿起來看。
最後,我一定要特別說這本書發揮了什麼作用,
約莫萱萱2歲四個月的時候,
我們全家一起吃早餐的某天早上,
天空突然地飄起雨來,
忽然的,萱萱自己冒出一句: 小雨淅瀝瀝、淅瀝瀝的下在山谷裡,
這真是讓我太驚訝了!
繪本的力量真是驚人,
讓一個2歲多的孩子有這樣的文字能力呢!
所以繪本是真的能提升孩子的文字及語言能力唷!!
如果可以,真的要讓孩子從小就接觸繪本這類書籍~~
繪本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絕對是值得投資的。